WFU

2017年1月27日 星期五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作者:施明宏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最常見的疼痛原因。


如何診斷


找到1個或數個激痛點
摸到緊繃肌束
出現轉移痛
疼痛時間超過6週以上



疼痛的型態


悶悶的痛
像有重物壓著的痛
通常不會劇痛
但嚴重時,仍可能會有劇烈疼痛,常有病患描述像是有千根針扎著的感覺。
嚴重時會出現失眠、打嗝、便秘、腹瀉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建議治療處置


1.休息
2.復健治療:
   熱敷、電療、低能量雷射、肌肉按摩

   冷凝噴劑或冰塊按摩配合肌肉伸展運動等
3.藥物治療

4.激痛點注射
5.神經阻斷術治療。



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激痛點注射
利用特殊的手法(例如乾針筋膜鬆解治療)以針頭快速刺激激痛點
或以針頭注射少量的局部麻醉劑後,往往能夠快速有效地使肌肉放鬆,解除疼痛。


泡澡、針灸、刮痧 等傳統療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需要額外注意事項: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常常只是慢性疼痛最後的表現,病患需要有耐心配合醫師的治療處置才能找出誘發的原因,也才能真正根治疼痛。
如:
工作姿勢不正確,長期過度使用某些肌肉所造成的疼痛是一般坐辦公桌的上班族最常見的致病原因。
須注意改善不良的工作姿勢才是治本的方式。

脊椎側彎、脊椎椎間盤突出,脊椎關節面發炎等等問題也都會併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需治療的是脊椎相關病變才能有效改善疼痛的發生。

焦慮、憂鬱、緊張,較易導致肌肉緊繃。
應該處理的是改善面對壓力的方式,及學習放鬆技巧。

缺乏代謝肌肉的維生素B、C、D,以及微量元素鈣、鎂、鋅、錳、鉀等
需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及營養攝取,才能緩解疼痛。

代謝與內分泌問題:以甲狀腺分泌不足與低血糖最有關係。
應調整代謝與內分泌藥物及生活習慣,才是良方





追蹤作者臉書粉絲專頁